创客资讯

推荐文章

创客教育面临的挑战及需求的教师类型

创客课程建设还存在两大挑战。其一是需要更多低成本的课程实施方案。比如温州中学设计的“Arduino创意机器人”教学套件,不仅可以用来上机器人课程,还可以用于“互动媒体技术”和“物联网和大数据实验”课程,甚至还能用于“基于Arduino的科学实验设计”课程,这大大节省了课程开设的成本。其二是需要建立开源课程的分享平台。目前,温州中学的“Arduino创意机器人”课程是国内应用范围较广的开源课程,提供了教学套件设计方案、电子教材、教学设计、课件、微课等一系列完整的课程资源,依靠创客教育小圈子流传。如果建立起开源课程分享平台,就能够让更多的老师将课程分享出去,并且形成一个“创客课程书架”,自然而然地构成一个和而不同的教学体系,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在这一平台选择课程教学或者自学。

创客教育需要并将培养出具有技术应用能力、跨学科学习经验和课程开发能力的复合型教师

创客是一项高度复杂的、综合性极强的创造性活动,学生在创客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诸多困难,需要在学科知识、技术工具、灵感启发、心灵安慰等多方面得到专业的指导和及时的反馈。因而,创客教育要进入中小学校园,肯定需要大批能够开设创客课程、指导学生创客活动的创客教师。

对于要做创客教育的学校领导来说,最头疼的是不知道应该让什么学科的教师去指导创客活动。回顾国内创客教育的发展历程,最早进入创客教育的是信息技术教师,随后,通用技术、小学科学和艺术学科的教师相继介入,创客教育的跨学科学习特征越发明显。正因如此,其实学科背景并不重要,创客教师的首要条件是“自己就是一名创客”,热爱创造,热爱学生,喜欢挑战自我并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以我自己为例,就是因为对技术的热爱,才从语文转行到信息技术,再到现在的创客。最早引导我走向创客之路的其实是我的几位学生,其中包括2008年建立温州中学科技制作社的徐持衡同学和教我开源硬件知识的王盛业同学。当然,创客运动崇尚开源和分享精神,使我和与我一样对创客感兴趣的教师可以站在他人的肩膀上快速“专业”起来,最终成为一名创客教师。

合格的创客教师应该是复合型人才,并具备一些核心素质,具体包括: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能力;一定的技术应用能力,掌握各种软硬件技术和常见加工设备的操作能力;文理兼修,具有跨学科学习经验;人际宽广,尤其在创客圈子有一定的人脉,能借助外力更好地指导学生创造;具备良好的课程开发能力。

在满足这些核心素质要求基础之上,温州中学的创客教师团队逐渐壮大。团队教师来自不同的学科,包括数学、物理、化学、通用技术、信息技术和艺术等,“爱创新、勇实践、做课程、乐分享”是他们的共同特质,如“数学视界下的3D打印”课程由数学老师开发,“基于数字传感器的物理实验”课程是物理老师执教,“走进生活中的3S技术”课程则是地理和信息技术老师合作的,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碰撞”,能够迅速让他们成长起来。当然,对于创客教师而言,执行力非常重要,创客空间的从无到有,创客课程的从无到有,都需要教师的执行力。

就目前而言,中小学应当鼓励以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和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为核心,汇聚科学、艺术、数学等学科教师以及校外专家组成指导团队,对学校创客活动进行全面指导。在推进创客教师社群建设的过程中,技术应用和学习能力突出的创客教师尤其擅于运用先进的通讯技术沟通合作,这有利于推进创客教师异地教研和协作活动,比如著名的“猫友汇”QQ群、微信群中汇聚了来自不同地区的创客教师,他们通过网络社区相互学习,以异地教研形式开展本地推进工作。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6-08-02 09:47:48  【打印此页】  【关闭